大块读毛选: 论持久战
最近在操盘一个项目,心态时常起伏不定。
一方面,偶尔的小成果让我兴奋不已,但是事后证明,这种局部性、偶发性的成果并不稳定,距离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另一方面,在更长的时期内,执行一系列动作连个响声都没有,这一度也让我陷入了自我怀疑中。
虽然一再用保持耐心来自我安慰,实操中依然免不了心态波动。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。
直到近期我又翻开了毛选,在教员的经典文章《论持久战》中找到了调整心态的法宝。
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的初期,教员通过科学而又严谨的分析,论证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。批判了“速胜论”,批判了“亡国论”,这两种论断,一个盲目乐观,一个极度悲观,都缺乏对中日之间的战争的正确客观认识。具体的论证过程就不展开了,建议直接读原文。
面对一个即将开启的事情,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发展,决定了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。
套用我当前的处境就是:
-
急于求成,缺乏耐心,因为一点小小的成果就盲目乐观,误判形势。这就是“速胜论”的表现。
-
面对一系列的困难,轻易沮丧气馁,当逃兵,撂挑子,这不就是“亡国论”的表现吗?
而按照“持久战”的思路就是要正确的认识到,当前所负责的事情具有长期持久性,需要经过时间的发酵,短期三五个月很难出成果的。
基于这个认知,在去看过程中的困难,心态就不会轻易受影响了,因为我知道既然是持久战,那短期的困难也是正常的。
基于这个认知,短期内出现的小成果时,我也平和很多,因为我知道,最终的胜利肯定是经过长期的过程才能到来,不可能这么短期就轻易拿到成果。
那我这个事情的长期是多久呢?
我想至少要一年,也就是我愿意投入接下来一年内的所有业余时间去做这件事情。
经过这样一调整,我的心态好多了。
这篇文章的伟大之处无需多言,他给我的启发是,要用长期的思维客观的去看待事物。保持战略定力,做好充分的准备,不受一时成败的影响,等待时机的到来,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最近这段时间,我时不时都会读一下论持久战,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体会。建议各位读者也读一下。